关键词:侯宇轩 生态制度建设
《财经中国》专访中投顾问侯宇轩:加强生态制度建设推动环保产业发展
作者:中投顾问 时间:2013/12/24
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,建设生态文明,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制,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。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,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,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。
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侯宇轩表示,国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,深化了“五位一体”的战略布局,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、政治、社会、文化建设放在同一水平线上,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中的地位,丰富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内容,把资源产权、用途管制、生态红线、有偿使用、生态补偿、管理体制等内容充实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来。
生态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要保持持续增长的最大瓶颈之一,还严重威胁到人口素质,据中国社科院等部门联合调查报告表明,PM2.5雾霾、土壤重金属超标等环境污染,对于人体的器官和功能有诸多的损害,长此以往,我国人口素质将下降,劳动力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受到影响,经济又谈何发展。因此,为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改革必须注重环境问题的改善。
“生态文明制度是否系统和完整,是否具有先进性,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生态文明水平的高低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的硬实力,先进的制度体系是生态文明的软实力。”生态文明的软实力,更能让人对环境保护上升到道德高度从而自发约束人的行为,比强制人们遵守硬规则更有效。
建设生态文明也说明国家对于环境治理意识上有了新的认识,并不是因为外在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才提高生态文明水平,而是生态文明水平的提高才能根本性改善环境问题,并且有利于促进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。因此,生态文明制度的制定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文明水平,虽然并不是以环境质量作为直接标的,但是随着人们的环境意识的提高,环境质量的改善就是该制度得以完善下的最大产物。
当今世界,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,包括大气污染、水污染、土壤污染、水土流失等,找到每个污染的源头都离不开人的所作所为,而抓源头最根本的是人的行为,人们可以约束自己节能减排,将对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都能起到有效改善的作用。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,更会下意识的去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产品,即便价格相对较高但购买意愿仍然很强。
纵观西方生态文明观的各种思潮,也是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形势下,并随着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而发展。各种思潮侵入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理念之中,影响着他们的消费和环境保护行为。那些发达国家的环保产业之所以崛起离不开人们意识的提高,才能促进该产业深入到各个领域,给其带来了巨大的机遇。
侯宇轩还表示,我国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,光从污染治理下手难以达到目的,最关键的是健全生态文明制度,以制度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,以意识去修正人破坏环境的行为,带动绿色消费,促进产业升级。